金融公司撤离5A写字楼:一栋搬走十余家 或缩租或合并

“在华贸中心,一家占地约600㎡的投资管理公司,于去年11月底租约到期,为了节省租金,已经撤走了这个分部,并到总部。
2018年,搬离华贸中心的金融公司有十几家,这些公司的租房面积在600~800㎡左右,有的从分部搬往总部,有的搬到租金更加便宜的地方。
从银网中心搬走的金融类公司约8家,从中关村(000931,股吧)SOHO、丹棱SOHO搬离的金融公司都将近十家。一家在中海广场的金融公司,本计划在2018年扩租,但最后决定将计划暂缓下来。
据戴德梁行数据报告分析,自2018年下半年,受经济走势的不明朗以及金融和互联网行业租赁需求放缓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北京写字楼市场租赁成交出现小幅下滑。
今年下半年以来,在资本寒冬的影响下,许多5A写字楼用户不得不开源节流。以金融行业为代表,不少企业开始大幅缩减招人计划甚至开始“优化”员工,同时缩小办公面积或从租金贵的地方换到相对便宜的地方。
寒冬已至,如何过冬,成为这些曾经不差钱的金融机构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注:本文内容主要来自铅笔道记者采访和网络公开信息,论据难免偏颇,不存在刻意误导。
搬离5A写字楼
在5A写字楼嘉盛中心18层的转角处,一个500多平米的空间,从窗户往外可以看到三里屯的车水马龙。墙上,一家互联网金额公司的红色LOGO还未拆除。这个约500平米的空间被划分成十几个大大小小的隔间,里面的东西都已经彻底搬空。
去年年底,这家金融公司与嘉盛中心的租约到期,没有选择续租。
“2018年底,有很多家金融类公司从嘉盛中心搬走,其中有互联网金融公司,也有投资机构。”赵琳说道。她在北京一家写字楼出租公司当了3年中介,主要负责国贸、三里屯一带的写字楼,嘉盛中心是她负责的范围。
往年,赵琳每个月签下3个租房合同就能赚到8千元。为了维持不低于往年的业绩,今年,她一个月要签下4个合同。“在2018年,小面积的办公室容易租出去,不过面积小,抽成也就比较少。”
她进一步解释:“去年,很多金融公司裁员后,就开始找面积比较小的办公室。之前租整层上千平米的金融公司比较多,今年我们接到金融公司的单,基本上都是几百平米。”
赵琳透露,距离嘉盛5公里外的华贸中心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记者联系到华贸中心的招租顾问,对方告诉记者:“搬离华贸的金融公司有十几家,这些公司的租房面积大多在600~800平米左右,有的从分部搬往总部,有的搬到租金更加便宜的地方。”
除了撤离5A写字楼,以及缩小办公室面积,赵琳还发现金融类公司对扩租也显得更加谨慎。
一家在中海广场金融公司是赵琳的老客户。上个月,对方找到赵琳谈起新的扩租计划。“当时以为可以拿下一个大点的单子了。”没想到隔了几日,对方却告诉赵琳,由于2018年金融领域大环境并不好,公司考虑到扩张存在的风险比较大,所以公司准备在2019年再观察一下环境再说。
金融公司撤离5A写字楼的现象,不只发生在CBD这种金融商业聚集区。上个月,一家名为“冠群驰骋”的金融投资公司撤掉了位于海淀区银网中心的分部。原本位于17层的冠群办公室,现在已经搬进了一家教育公司。负责银网中心的租房中介张奇向记者透露,据他了解,“冠群是为了缩减开支,才撤掉了这个分部”。
张奇还发现,2018年金融领域的公司搬迁的比往年增加了许多。在他负责的范围内,光是从银网中心搬走的金融公司约8家,搬离中关村SOHO、丹棱SOHO、数码大厦的金融公司也有十几家。
就金融机构“逃离”5A写字楼的这种现象,铅笔道采访也几位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士,他们都有这种明显的感受,去年下半年以来,在资本寒冬的影响下,作为5A写字楼租户的主力军,许多5A写字楼用户金融类公司纷纷开源节流,撤退迹象较为明显。
戴德梁行北中国区研究部主管魏东曾在《经济观察报》的文章中表示,今年的P2P暴雷潮情况引起了社会各界很多关注,写字楼业主对金融类企业的租赁也非常审慎。他预测,“以前写字楼市场的需求金融占很大的板块,未来金融类企业在整体市场需求的占比会有缩小的趋势。”
金融类公司大量从5A写字楼撤离并非首次发生。据公开报道,自2016年自e租宝事件发生以后,北京国贸区域部分5A写字楼已经不再接受投资理财类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入驻,有大楼的开发商甚至对部分租赁已到期的P2P企业进行劝退。
李玲是建外一带的小业主方,在她负责的区域也出现过因P2P暴雷而撤退的公司。“一层楼都被官方封了,好几个月不能往外出租,损失相当多。”从那以后,她带金融类客户看房的时候,都会小心翼翼地问及客户是否拥有牌照和资质等。
金融机构的“过冬术”
写字楼的搬迁现象不止在北京发生。行业数据显示,今年第三、第四季度,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个一线城市,写字楼市场整体空置率均有上升,商业办公租赁的成交量环比、同比均下降较多。
相较之下,北京核心商圈高级写字楼的变动最为明显。据戴德梁行数据报告分析,2018年第四季度,北京全市空置率环比上涨0.2个百分点,达8.1%,核心商圈受部分企业撤离和缩小承租面积的影响,空置率较上季度微升0.4个百分点,为3.8%。
资料显示,在北京写字楼空置率上升的同时,租金也降下来了。今年第四季度,北京全市写字楼有效净租金环比下降0.7%,达到400.1元平方米/月,五大核心商圈有效净租金环比下降0.6%,达到439.96元平方米/月。
租金低了,退租的却更多了?因此,有商务租赁的业内人士分析判定,北京高档写字楼租户的大面积搬迁现象的发生,并不是房租价格上涨导致的,很多都是企业主动缩减成本。
一位房地产业内人士对铅笔道表示,过去几年,由于其他行业需求较为稳定,金融和科技行业租户一直是写字楼需求增长的主力军。2018年,受到宏观的市场环境收缩影响,金融企业对写字楼的需求大幅下降,因此金融类公司出现从5A写字楼搬迁的现象。
与此同时,铅笔道在采访中也发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不少金融企业或者机构开始不同幅度地缩减招人计划,甚至开始“优化”员工。
裁员潮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率先发生。据不完全统计,自2018年6月到7月初,共计108家P2P平台爆雷。此外,从基金到银行,再到券商和保险,各很多金融机构的从业者都表示,这个行业的很多从业人员都备感压力,降薪减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宜信也被爆出裁员消息。“互联网金融巨头宜信公司大裁员,上午开会,下午直接报名单,月底要裁完三分之一,凛冬将至。” 去年11月底,一则宜信裁员的消息引起热议。如若按照公开资料显示的40000员工人算,这一次宜信裁掉超过10000人,砍掉了三分之一的力量。
在金融机构这波开源节流的风潮下,张欣也体会到细微的变化。她在一家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工作了2年。幸运的是,她的公司并没有搬迁,也没有裁员。不过,她发现最近公司一些规定发生了变化,会议需自备水,彩印需申请,一般情况还不让彩印。她感慨道:“公司从方方面面在节省开支。”
近日,一些公开报道也表示,好几家老牌私募机构的规模一直没上百亿,募资时间越拖越长,这几年能够成功退出的项目也很少,最近很多家机构都在大幅降薪。特别是规模在50亿以下的私募基金,管理费收入甚至覆盖不了团队成本,只有选择降薪裁员,开源节流。其中一家私募组长级别的投研负责人降薪幅度达20%。
一位风投公司的合伙人告诉铅笔道,今年私募遭遇资金寒冬,募资难,他们只能缩小募资的规模。因此,在投资方面,很多机构也调整了策略。一方面,无论银行账户中资金是否充裕,投资家们都放缓了节奏,多数“只看不投”。另一方面,投资方向主要是现金流较好,可以快速回本的公司。
一位FA公司的投资人亦对铅笔道表示,今年需要资金的客户很多,就连一些头部的公司都要找FA。不过由于资金比较难找,整体成交单数还是大大减少,有一些小的FA一整年没有成单。
资本寒冬之下,金融机构的日子都不好过。缩减开支,基本上成了金融机构必不可少的“过冬术”之一。搬离动则年租金几百万的5A写字楼,也许只是一个开始。


评论

评论:
免费
咨询

免费咨询

021-64398555

8万+套精品房源

100+人专业顾问

早9:00-晚21:00

关注“百楼通”

返回顶部